浙理工纺织(丝绸)学院用“四年”布局一场毕业设计展 |
“这种布料设计出来的脊椎养护型趴垫,不仅外观美丽,也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我读研之后想继续将这块脊椎养护型趴垫进行优化完善,争取能够投入量产”。这一段自信又大方的解说词,来自浙理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邓倩囡。 浙理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邓倩囡(左一)
这些天,她参加学院“纺织‘三创’人才优秀作品展”,而像她这样气质优雅、自信从容的“纺织代言人”绝非个例,在浙江理工大学25号楼一楼大厅内,纺织工程(机织工程与贸易、针织工程与贸易,纺织材料与检验,纺织品设计方向)、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丝绸设计与工程等专业的177名本科毕业生的作品展面前,都站着作品的作者为来访的师生进行讲解,三天展览迎来数千次人次驻足参观。
而在“人人既是纺织行业推动者,又是纺织文化传播者”的现象之下,却是该学院强化基于学科文化的思想引领,多年如一日围绕“起点、热点和特点”,探索实践“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行动,以此向社会输送地方和行业所需的高质量青年人才。
立足起点,循序渐进强意识
对于纺织(丝绸)学院的本科生们而言,毕业设计展上的作品并不是大四下学期突击完成的“布料拼凑”,而是从大一开学之后便根植于心的科研目标和奋斗方向。学院实施以学科自信、专业自信、文化自信为主轴的一年级德育工程,把“三创”培养目标贯穿于“四进”工作中,即及早推动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学科竞赛组、进学科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路径的认知与认同。
正如此次毕业展,有八成的毕业设计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是来源于自己曾经参与过的课题项目和学科竞赛。“多年磨一剑”的知识积累,使得每位毕业生的毕设作品既有着扎实稳固的专业知识理论作为支撑,又饱含了青年一代对纺织学科发展的全面审视和信心思考,也正是得益于此,学院多有75%的学生选择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攻读纺织相关学科,为该学科输送了大量研究型人才。
乘势热点,紧扣时代强创造
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把“国之大者”有机融入“三创”教育之中,用国家所望、地方所急、行业所需的热点点亮学生“扎根祖国大地”创新创业的勇气和底气,在此次毕业展的诸多展台上就可见一斑,如有的本科毕业生关注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现状,从实时监测足部健康信号智能针织鞋垫到基于老龄化社会的治愈系纺织品开发设计,以青年学生独特、时尚、充满科技内涵的思路进行作品设计,引来不少师生驻足体验;有的作品紧扣纺织科技的社会应用,围绕“安全生产”“双碳”“疫情防护”等主题,从纺织材料、工程架构、外观设计等方面加以作品诠释;还有的学生聚焦“帐篷”经济,研究帐篷新材料的防热防辐射功效,为文旅行业提供动能。不少师生说,来毕业展一看,个个都是“时代热词”,件件都有时代故事。
紧扣特点,遵循规律强融合
紧扣青年成长特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遵循。学院逐年开展覆盖全院的成才需求调查,了解学生阶段性发展特征,打通导师施教与学生所要的关节,以兴趣、需求为导向,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有的学生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但在与纺织行业的结合点上颇感难度,学院对此有针对性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解读与知识衍生,激发该方面的初创构思。
得益于此,有的同学将陆上丝绸之路新疆段流失海外壁画为灵感来源,进行丝绸之路主题纺织品开发;有的则进行敦煌古代丝绸之路的意象提取,设计家居冥想空间;还有的把敦煌丝踪与现代纺织品传承设计紧密相连,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在场的不少师生都反映,“琳琅满目的设计作品,概念超前的文化内涵,科技赋能的有效应用,让人不禁赞叹这竟是一场工科学院的作品展。”
方平、周皓荻 / 文
周皓荻、顾越桦 / 摄 |
《纺织服装周刊》凯发k8国际的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凯发k8国际的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凯发k8国际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凯发k8国际的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
相关文章 |